科普 | 关于“掏耳朵”的那些事
该文章由郑州民生耳鼻喉于2024年08月26日发表免费预约咨询医生
“医生,快帮我看看耳朵,又痒又闷,掏的时候还有白色东西出来,我好担心啊!”小王焦急地向医生求助。
在郑州民生耳鼻喉医院,张思叶主任通过耳内镜检查,发现了小王外耳道及鼓膜上的白色粉末状霉菌团,确诊为霉菌性外耳道炎。
面对诊断,小王一脸困惑:“我每天洗澡后都清理耳朵,怎么还会得这病呢?”
张主任耐心解释:“问题就出在过度和不洁的挖耳习惯上。这样的行为容易将霉菌带入温暖湿润的外耳道,为霉菌生长提供了条件。当身体免疫力下降时,炎症就随之而来了。”
随即,张主任在耳内镜下仔细清理了小王耳内的霉菌,并郑重告诫他:“以后别再频繁挖耳了,保持外耳道干燥非常重要。”
一周后复诊,小王的症状已大为改善,他感激地说:“多亏张主任的提醒和治疗,我现在明白了,掏耳朵也得有讲究。”
在解决完小王的问题后,许多朋友不禁要问:掏掏耳朵,真的能出啥事呢?为了让广大“掏耳党”们及时悬崖勒马,避免重蹈覆辙,张思叶主任决定借此机会,为大家深入科普一下——掏耳朵的那些事。
耳屎是怎么产生的?
耳道,是一个表面被以薄层皮肤的盲管,具有自净功能。表层脱落的细胞、角质碎片、耵聍、皮脂腺分泌物及耳道聚积的有机物混和在一起,形成耳垢,俗称“耳屎”。耳垢的功能是清洁和润滑耳道,它也可以防止细菌、真菌感染和昆虫进入耳道。触摸或焦急、害怕、疼痛的情绪可刺激耵聍腺产生耵聍。
耳屎其实不用掏
耳道里的细胞和纤毛,
在我们讲话、张口运动、打哈欠时,
会将耳屎推落到耳朵外,
但油耳屎除外。
由于它容易黏在耳道,
可能堵寒耳道,需要定期清理。
经常掏耳屎
会越掏越多
反复刺激耳道内的耵聍腺,
它会加大分泌量,产生更多的耳屎。
如果掏耳不当,
还会损伤外耳道或鼓膜,
从而诱发中耳炎。
掏不当会引发哪些危害?
掏耳朵不当可能会造成外耳道损伤,或将耵聍推入更深的外耳道,从而引起耳痛、耳堵甚至听力下降。
如用手指甲、发卡、钥匙、铁签等掏耳朵,稍不小心可能会刺破外耳道皮肤,导致外耳道发炎、肿胀以及剧痛。
频繁掏耳,可能会引起肉眼难以看见的隐性破损,导致感染。如果诱发霉菌感染,耳内会瘙痒剧烈,让人坐立难安。
如果掏耳时不小心刺伤耳膜,则可引起听力下降甚至中耳炎。
特别提醒的是,宝宝的外耳道较成人窄,而且还没有发育成熟,耳内皮肤也很娇嫩,更不建议在家里掏。
如何正确掏耳屎?
严格来讲最好不要自己掏耳朵。如有耳屎分泌旺盛的症状,为避免“耵聍栓塞”,可2-3周清理一次。
同时,掏耳朵前应先洗净双于,以免将细菌等带入耳朵。不能用手指甲、发卡、挖耳匙等掏耳朵,可以将医用消毒棉签浸透温开水后稍稍挤干,放进外耳道内,并且朝一个方向轻轻旋转,将耳屎带出。
需要注意的是,若感觉耳屎增多,特别是游泳后耳道进水后,感觉耳朵痛痒、听力减退时,千万不要乱掏,应及时就医处理。
耳屎变颜色
可要小心了
戴封闭式耳机的时间不要超过一小时,
同时耳机要定期消毒;
要避免吸烟或吸入手烟;
流感季节要做好防护,避免感冒;
游泳或洗澡后,
记得把耳道里的水倒出来。
张思叶主任提醒
耳屎平时不需要彻底清理千净。
如果你是干耳,
可以完全不用理会耳屎,
定期用无菌棉签擦拭耳道口即可。
如果你是油耳,
需要定期清理浅层耳道,
且每隔半年需要去医院检查一次。
相关文章
郑州民生耳鼻喉医院是由中卫安健基金(发改委及上海市政府投资的医疗健康基金)投资建设的重点项目。中卫基金是国内同时获得发改委及上海市政府【 查看更多 】